跳到主要內容區
蘇秀婷
職稱:教務長
姓名:蘇秀婷 副教授
電話:(02)2796-2666 轉1200(內湖)
          (02)2936- 7231轉2200(木柵)
傳真:(02)2794-1238
電子信箱:siutin@tcpa.edu.tw
學歷

國立政治大學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

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

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學士
專業領域
客家戲曲史、客家風俗與戲曲、臺灣地方戲曲、文本研究、表演藝術行政、導演學理論等
經歷

2013-2016客家戲學系主任

2013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研究發展處組長

2013起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專任助理教授

2022起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專任副教授

2012-201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

2011-2012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

2011-2012實踐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

2010-2011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兼任講師

2007-2010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講師

2007-2011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科兼任教師

2006-2013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客家戲科兼任教師
教授課程
台灣客家戲曲發展史、畢業製作、戲曲發展史、服務學習、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、客家風俗與戲曲等
學術著作(著作、期刊論文、研討會論文)

(一)著作

1.專著

2010,「臺灣客家採茶戲之發展及其文本形成研究」,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。

2005,《臺灣客家改良戲之研究》,台北市:文津出版社。

1999,「臺灣客家改良戲之研究—以桃竹苗三縣為例」,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
2.合著

2015,《客家丑,張有財的戲曲人生》苗栗縣國際觀光文化局。(與鄭榮興合著)

2012,《苗栗老藝師》苗栗縣國際觀光文化局。(與劉榮春等合著)

2011,《兩台人生大戲—劉玉鶯、曾先枝》桃園縣政府文化局。(與林曉英合著)

2010,《賴碧霞客家民歌藝術》行政院文建會文化資產絡管理處籌備處。(鄭榮興、蘇秀婷、陳怡君合著)

2007,《重修苗栗縣志.表演藝術志》,「採茶戲」部分詞條,苗栗縣政府。(與林曉英共同撰寫)

2004,蘇秀婷,「台灣音樂館,資深音樂家叢書」《陳慶松-客家八音金招牌》(與鄭榮興、劉美枝合著)。

3專書論文

2012,〈活戲到定本:客家採茶戲講戲人曾先枝劇作試析〉,輯入《2012台灣當代客家文學》,台灣客家筆會,頁118-141。

1999,〈台灣客家改良戲的演出特色—以戲園為表演場域〉,輯入《茶鄉戲韻—海峽兩岸傳統客家戲曲學術交流研討會實錄》,南投市:省文化處,頁208-229。

1999,〈採茶戲藝人生活面面觀〉,輯入《苗栗縣客家戲曲發展史論述稿》,苗栗市:苗栗縣立文化中心,頁117-147。

 (二)期刊論文

2018,〈臺灣客家戲曲之丑角科諢藝術:以三腳採茶戲十大齣為例〉,《臺灣文獻》93期。

2015,〈重要傳統藝術保存團體傳習個案試析-以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為考察對象〉,《戲曲學報》13期。

2015,〈客家戲丑行之學藝歷程與口語藝術--以憨丑張有財為考察對〉,《戲曲學報》12期。

2014,〈客家丑戲《萬事由天(蛤蟆記)》研究〉,《客家研究》第1期。2010,〈採茶戲金龜記劇目研究-兼論採茶戲與亂彈戲的交流、借引〉,《台灣音樂研究》,10(2010,10):81-106。
2009,〈《糶酒》與《扛茶》、《拋茶》-一段客家三腳採茶戲變遷歷程考察〉,《戲曲學報》,6期(2009.2):173-202。
2005,〈媒材採借與藝術創造-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的採茶戲與八音活動之探討〉,《新竹文獻》,19 期,2005年10月,99-130。
2005,〈由劇本文學及演出實踐探討客家三腳採茶戲之風格形成〉,《台灣音樂研究》,1 (2005.10):99-130。5.6):14-23。

2003,〈客家改良大戲之形成-兼論客家戲曲與其他劇種之互動〉,《客家文化研究通訊》,第六期,2003年12月,頁51-83。
2002,〈採茶戲開鑼了-客家戲曲教學研究初探〉,《台灣戲專學刊》,第四期,頁55-78。
1998,〈苗栗縣客家採茶戲初探-從藝人、劇團及戲劇內容探討之〉,《藝術論衡》,台南市:成功大學,第四期,頁140-158。

(三)研討會論文

2019,〈百年身影:媒體、政治、市場機制下的客家戲曲〉,「認識台灣客家通識課程教科書書稿發表研討會」,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,2019年3月8-9日。

2018,〈從採茶到客家:當代臺灣客家採茶戲的研究取向〉,「2018年跨域客家與族群研究國際研討會」,新竹市交大客家學院,2018年11月13日。

2018,〈「客戲一夏」客家戲曲夏令營之教學推廣策略研究〉,「戲曲表演藝術之回顧與前瞻-2018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國立臺灣戲曲學院,2018年11月8日。

2018,〈從大眾娛樂到文化保存-台灣苗栗客家採茶戲之發展、傳承與推廣〉,「第三屆京台學者共研會.京台地方學分論壇」,北京聯合大學文理學院,2018年6月24日。

2017,〈試論台灣客家戲的丑角行當〉,「第5屆台灣客家語文學術研討會,2017年6月25日。

2017,〈客家戲行當教學探析〉,「2017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-戲曲表演藝術之回顧與前瞻」,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主辦,2017年4月27日-28日。

2016,〈客家戲曲之劇目教學探析-以年度製作為觀察對象〉,「2016客家戲曲教育學術研討會暨表演工作坊」,2016年6月23日。

2016,〈桃園客家傳統表演的發展現況與藝能保存〉,「桃園客家暨磨課師課程論壇」,2016年3月25日。

2015,〈試論賣藥場的客家採茶戲表演〉,「2015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-表演藝術的文化實踐」,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主辦,2015年11月11日-12日。

2014,〈無形文化資產之保存與傳習個案試析-以苗栗陳家八音團為考察對象〉,「2014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-傳統表演藝術教育之深耕與開創」,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主辦,2014年10月24日-25日。

2011,〈客籍劇作者曾先枝創編技法析論—以「榮興客家採茶劇團」當代劇作為考察對象〉,發表於客家筆會主辦「客家語文學研討會」,11月26日於台北市客家文化中心。

2011,〈建構客家:當代客家採茶戲的客家人文意涵〉,「2011臺灣傳統音樂文化資產學術研討會」,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辦,2011年10月15-16日,師範大學通識演講廳。

2010,〈採茶戲金龜記劇目研究—兼論採茶戲與亂彈戲的交流、借引〉,「2010民族音樂學術研討會」,臺灣民族音樂學會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主辦,2010年,12月5日。後刊登於《台灣音樂研究》第十期。

2009,〈《糶酒》與《扛茶》、《拋茶》—一段客家三腳茶戲變遷歷程考察〉,「2009年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—歌仔戲、客家戲、京劇學術研討」,國立台灣戲曲學院主辦,2008年11月1-2日。後刊登於《戲曲學報》第六期。

2004,The Motive Power and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Variation:One Case Study of Art Ecosystem(文化變遷的動力與意涵—一個藝術生態圈的個案考察),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Asian Pacific Society For Ethnomusicology:Asian Tradi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:Future Trends and Directions,held by The Asia Pacific Society For Ethnomusicology(亞太民族音樂學會), August 24-28,2004,Phnom Penh,Cambodia.

2001〈客家改良大戲之形成-兼論客家戲曲與其他劇種之互動〉「第一屆『客家研究』論文研討會」,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主辦,2001年12月。刊登於《客家文化研究通訊》第六期。

1999,〈台灣客家改良戲的演出特色—以戲園為表演場域〉,「茶香戲韻—海峽兩岸傳統客家戲曲學術交流研討會」台灣政府文化處主辦。後輯入《茶香戲韻—海峽兩岸傳統客家戲曲學術交流研討會實錄》,南投市:省文化處,208-229。

1999,〈苗栗縣客家採茶戲研究初探—從藝人、劇團及戲劇內容探討之〉成大藝術研究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,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主辦,1998年。後輯入《藝術論衡》第四期。

(四)札文

2016,〈榮興六國封相-蘇秦觀後〉,《客家雜誌》315期。

2015,〈客家新苗鬧新年,四戲上陣〉,《客家雜誌》296期。

2012,〈七國小戲曲營 驚艷一夏〉,《客家》,266(2012.08):20-21

2009,〈當代客家戲曲觀察〉,《客家》,228(2009.6):39-42。

2008,〈割臺亂世的國家愛、鄉土情〉,《客家》,222(2008.12):17-19。

2008,〈採茶大戲緣繫元夕中的民俗景致〉,《客家》,221(2008.11):68-69。

2008,〈新月娥歌劇團與採茶戲陶三春反關〉,《客家》,218(2008.8):20-25。

2008,〈客家戲徵選,十團秀絕活〉,《客家》,217(2008.7):46-51。

2008,〈兩齣採茶戲的人生風景〉,《客家》,216(2008.6):46-52。

2008,〈莊周故事.採茶戲試妻上戲〉,《客家》,215(2008.5):46-50。

2001,〈鑼鼓響,戲精彩台灣客家人的採茶戲〉,《傳統藝術月刊》,23200110